第三百三十八章:国家有你,何其有幸_大国院士
笔趣阁 > 大国院士 > 第三百三十八章:国家有你,何其有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三十八章:国家有你,何其有幸

  目前来,对反应堆腔室内的等离子体湍流测量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测量等离子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来获得有关等离子体参量等信息的。第二种则是探针测量,通过将实体探针放入等离子体中以获得所需参量,是等离子体诊断的基本手段之一。

  这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但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缺陷。

  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在于离子体发射电磁波的频谱很宽,包含的信息相当杂乱,建立的唯像模型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准确。

  第二种探针法虽然可以得到有关等离子体内部细致结构的信息和各种参量的分布情况,但缺点是会干扰被测等离子体。

  例如改变流动图像,形成空间电荷包鞘,产生杂质污染等。

  毕竟聚变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在运行时可是超高温超高压的,任何微的扰动都可能导致整个流体运行的崩溃。进而导致这些离子体狂暴撞向第一壁。

  徐川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硬盘,道:“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隐藏在我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里面了。”

  闻言,彭鸿禧一脸疑惑。

  老实,模型他也了解过,但并未发现里面有什么隐藏起来的东西。

  徐川笑了笑,道:“我手头目前的这个数学模型,其实就是根据之前普林斯顿pppl实验室那边的数据建立的。”

  “唯像模型的最大缺点就是不够精准,但最大的优点是逻辑简单,能够在原始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建立。”

  “而pppl等离子体实验室的数据是怎么观测到的,我想你应该清楚。”

  彭鸿禧思索了一下,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普林斯顿pppl等离子体实验室对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的观测使用的是微波探测法,利用电磁波频谱中的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原理来测量等离子体参量。”

  “你准备同样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测量吗?可这种方法获得数据同样不够精准。因为获取到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很难对其进行精准的分析,只能得到大致的唯像数据。”

  徐川笑着道:“没错,对反应堆腔室中的氘氚等离子体进行探测获取到数据的确很庞大,也很难分析。”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去观察氘氚等离子体本身呢?”

  闻言,彭鸿禧又愣了一下,不观测等离子体本身?那观测什么?

  徐川笑了笑,道:“观测‘杂质’的数据!”

  顿了顿,他接着解释道:“目前我们研究的可控核聚变,主流是dt可控核聚变,我们现在走的也是这条路,而dt聚变原料是氘氚两种物质,聚变的产物是氦原子+中子。”

  “其中中子会被重新利用起来,要用来氚增殖反应,而氦原子,则会被偏滤器带走。”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氘氚这两种原料中掺入一些氦原子来当做原始‘杂质’呢?”

  “这些掺入原料中的氦杂质,会跟随着氘氚原料一起在反应堆腔室中运行,当然,它最后进入偏滤器中随着氦灰一起送走。”

  “但在运行中,它会产生与氘氚等离子体有较大差异的电磁辐射和微波数据。”

  “相比较庞大的氘氚原料本身所产生的信息来,氦杂质所产生的信息量毋庸置疑要很多,但通过观测氦杂质的数据,可以对整个聚变堆内的等离子体湍流进行推导。”

  “这样一来,我们获得的数据就是相对精准的了。”

  徐川解释,彭鸿禧思索了一下,恍然就明白了过来,他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的神色,接过话题继续道:

  “最关键的是,氦本身就是氘氚聚变的产物,也不会参与氘氚聚变中,因为如果要聚变氦原子的话,温度至少要达到十亿度以上。”

  “这样一来,它并不会干扰到氘氚等离子体的聚变反应,因为氘氚聚变的温度达不到这个高度。”

  “而且是因为伴随着燃料加入,随着偏滤器排除,它几乎可以全程监控整个等离子体湍流的运动状况。”

  “唯一的缺点是要精确的分析这些氦原子传递回来信息量回很麻烦,它不像氘氚等离子体的信息一样可以做唯像处理。”

  “但对于你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你已经解决了n方程,有能力甚至已经对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湍流做一个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控制。”

  “至于计算量,那是超算的事情,只要超算的性能足够,那就可以解决这些麻烦!”

  喃喃自语似的叙述完这些,彭鸿禧抬起头看向徐川,眼神熠熠闪烁着激动。

  老实,通过在氘氚燃料中增加杂质来收集杂质的电磁波做到精准判断等离子体湍流的状态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来了。

  但在以前,没人能做到。

  无他,因为根本就计算不出来。

  就算是有人能对其做一个数学模型,也无法长时间的去控制等离子体湍流的运动。

  因为流体系统是混沌的,对初值极度敏感,现实中的流动你给不出精确的初值,微扰动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会被放大,以至于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

  在以往,等离子体湍流的运动可以是一个完全的混沌体系,没人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而现在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眼前这位已经搞定了理论基础。

  他解决了n方程,并利用成果针对性的做出来了一份数学模型,有了这份基础,再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完成计算了。

  这就是理论先行的好处了。

  这种顶级前沿的理论突破,带动的科技发展,在这一刻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更关键的是,这还仅仅是一部分,甚至可以是九牛一毛。在流体力学领域的更多的进步,会随着时间一一出现。

  包括航、气动、武器设备等各种涉及到流体力学的领域,都将随着n方程的破译而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亦如当年那位让国家握紧了手中剑一样,这位同样拥有着带动一个领域甚至一个国家往前走的能力。

  盯着徐川看了一会,彭鸿禧忽然轻轻的感慨了一声:“国家有你,何其有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ge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ge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